「互链 Huleen」 是一款能让记录内容变得「更易理解」的笔记文档工具。我们可以一边浏览资料(网页、Slack、Notion、PDF、Word 等),一边摘录资料内容,复制到笔记里面。「互链」可以将资料和笔记两者互相链接起来,实现「原子级」的引用和回溯。
在「互链」中,当我们点击笔记中复制进来的内容时,立刻可以通过「左右分屏」的方式,浏览来源文档及引用内容的上下文。让自己或者其它读者更容易理解笔记的内容,例如:为什么会有这段笔记,笔记内容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,当初记录者的思考过程。
「互链」 现有网页版、Windows 与 macOS 客户端,还支持通过微信导入参考资料。@Appinn
来自发现频道 的开发者自荐是这样描述的:
「互链」通过一种新型的链接方式,将文档和参考信息更有效的汇聚在一起。
目前本应用还在受邀公测中, 文末有限量邀请码赠送。
「互链 Huleen」应用简介
「互链」适用于创建「易于被理解」文档知识库,通过链接,串联各种想法和参考。
- 可以把文档作为容器,围绕着一个主题,将不同信息来源链接到文档里面。
- 可以把文档内的提及的参考信息 ,快速投射到文档左侧,定位到信息的出处, 形成高效的「分屏浏览」。
- 可以转发导入微信文章,聊天记录等内容,链接到文档之内。
- 可以创建「自定义摘要」文档, 用一份文档呈现出整个知识库内特定条件的摘要结果。
- 其它功能:文档版本管理,模块化编辑,文档关系卡片, 离线应用……
为了来源可追溯
将参考信息和来源链接到文档里
我们只要在左侧打开的参考资料(网页、Slack、Notion、导入的PDF、Word……), 选中内容 CTRL+C,然后粘贴 CTRL+V 到我们右侧的笔记文档里,就能在笔记内形成一个 带绿色下划线的特殊链接。
这个链接不仅保存了摘录的内容,也保存了来源和上下文出处。
一旦点击了我们文档的 绿色下划线的链接,「互链」就会立即分屏,打开链接原文并显示当初引用的出处,就像下面这样显示网页原文的出处:
或者像下面这样在 PDF 内实现引用和定位:
此时,我们依旧可以保持主文档在屏幕的主要位置(右侧),而左侧边则显示了引用来源的原文。通过链接和分屏浏览,呈现出了主文档中的内容和使用的论证材料,参考信息的来源完全可追溯。
通过这种「来源追溯」的方式。「互链」让我们可以充分知道笔记背后的那些「为什么」,以及作者的思考过程。
支持多种来源途径
我们平时写笔记或创作内容时,会用到各种作为论证材料的参考信息,而其来源包括很多种。下面这些来源都可以被「互链」支持,并被摘录和链接到笔记里面。
- 网页内容 (各大网站,博客,资讯页 等)
- 网页应用 (Figma,Notion,Trello等)
- 办公常用文件 (Word、Excel、PPT、PDF、Markdown 等)
- 微信聊天记录和微信文章(通过微信助手导入)
自动摘要的「自定义汇总」
「自定义汇总」是「互链」的一种自动摘要方式,比较新颖有趣。
比起无休止的将收集的网页、文档,一股脑放进笔记应用中,「自定义汇总」强太多了。它可以将「囤积」的所有笔记内容,通过一些自定义的条件都联系起来。
具体来说,「自定义汇总」可以通过 关键词,时间等条件,自动形成一篇特殊的「互链」。 相当于有个助理帮我们搜索了一遍笔记资料库,然后对我们感兴趣的地方,做了一个总结摘要。
上图是官方介绍文档的图片。青小蛙使用了「微信」这个关键词,生成了一篇只读的,包含所有「微信」字样的摘要文档。所有和「微信」有关的内容,都被联系了起来。 而点击里面的链接,还能立刻看到各个提到「微信」内容的详细出处。
编辑器和其它特点
「互链」提供的编辑器是一款融合了 Markdown 的模块化编辑器,可以有大纲、列表、表格、代码块、图片、引用、数学公式、「互链」块 等功能。
对于习惯了 Markdown 或 这类模块化编辑器的同学来说,直接开写就完事了。
除了一般的编辑功能以外,「互链」还提供了:
- 文档时光机,版本回溯功能
- 多格式的文档导入和导出功能
- 离线时使用的部分支持功能
按开发者描述,将来还会考虑支持:
- 更深入的离线支持功能(逐渐过渡到:本地优先)
- 参考信息及网页的快照功能
- 根据链接生成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功能
最后,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前往「互链」的官网,免费注册体验。
官网地址
目前「互链 Huleen」还在受邀公测中,开发者希望和所有用户交朋友,共建这款让人「更易理解」的笔记工具。
这里有开发者特别提供的 限量邀请码,欢迎使用:APPINN
另外,想给出意见建议的同学也可以前往发现频道,开发者将在那里留守回答问题:
看起来挺香的,先用用。说不定到时候还有老用户福利
国产Notion的感觉啊。
粗略一看感觉还挺适合看文献的?
互链一直有在关注,但没实际使用,就感觉界面太拥挤了,然后感觉这种封闭式的比较担心后期的安全,因为双链笔记软件太多了,不晓得它能走多远。
我目前使用的是思源笔记,感觉已经满足我的大多数需求。
感觉很适合法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,有点像pro max版mybase
现在动不动都要提供手机号注册了吗?连给个绑定邮箱的注册方式都不给。继续用我的黑曜石笔记好了。
被互链那个功能吸引了,标记功能以前也有一个很好用的应用实现过,就是服务器海外连着不方便
国产黑曜石笔记啊。但是这种知识库型的APP,问题就在于是否长期可活?如果自己知识库都整理到这个APP里,突然哪天它挂了,然后软件也打不开了,那是不是个人知识库也直接完蛋?
黑曜石多少还是个本地APP,这个hulian打开软件还要登陆,那服务器完了是不是哪怕数据存在本地也打不开了?
下载试了下,一是觉得太麻烦,对于新手来说不太友好,需要研究一下才能玩起来。另一方面,最重要的,和其他人的担心的一样,没有强大的团队支持,很怕笔记类的软件走不长久。
另外:OneNote也差不多有类似但没那么完善的功能。
青蛙的用了, 好像有上限,我的个人邀请码:W0V07U 每周只能三人
是的,目前没有全开
感谢分享,激活成功!
Windows 为何不支持安装时更改安装目录
我真的不想安装到C盘啊,很难受
附上我的邀请码
SQJY3K
要是能开源就好了,只云存储收费,这样起码不用怕他夭折
这个软件真的无语了,首先点击安装,完全没有用户选择的余地,直接安装到C盘,启动后,登录窗口,我没有邀请码,就想关闭登录窗口,结果发现,连关闭按钮都没有,第一印象真的差劲
安装没选择,关闭没按钮,没有记笔记的菜单和工具栏之类的,超级难用,作者怕不是是个傻子
就是觉得这个动画太花里胡哨了…
我的邀请码,有需自取:DGUJYG
互链公测邀请码:04OIYH
互链公测邀请码:FUYADH
开发团队是放弃这个项目了吗?
是吧